氮气说明书
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
氮
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
化学品中文名称:氮气
化学品英文名称:Nitrogen
生产企业:盈兴气体(福建)有限公司
地址:福建省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靖园区东城路
电话/传真号码:0596-6011666/0596-6011676
化学品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:氮气惰性气体,常用作保护气体。液氦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。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。
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
紧急情况概述:不燃气体,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,有爆炸危险。身体直接接触液氮易导致冻伤。
GHS危险性类别:根据化学品分类、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,该产品属于压力下气体一压缩气体。
标签要素
象形图:
警示词:警告
危险信息:含压下气体,如受热可爆炸。
防范说明:
预防措施:远离热源、明火,热表面。工作场所禁止吸烟。
事故响应:切断泄漏源,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
安全储存:避免日照,在通风良好处储存。
废弃处置: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。
物理化学危险:不燃气体,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,有爆炸危险。高浓度吸入易窒息。接触液氮易导致冻伤。
健康危害: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,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,引起缺氧窒息。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,患者最初感胸闷、气短、疲软无力;继而有烦躁不安、极度兴奋、乱跑、叫喊、神情恍惚、步态不稳,称之为“氮酩酊”,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。吸入高浓度,患者可迅速昏迷、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。
环境危害:对环境无危害。
第三部分 成分/组成信息
√纯品 混合物
有害物: 氮 组成浓度 ≥99.2% CAS No. 7727-37-9
皮肤接触:如果发生冻伤,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-42℃的温水中复温,就医。、
眼睛接触:立即翻开上下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,就医。
吸入: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:如呼吸停止,进行人工呼吸;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
食入: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。
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,有爆炸危险。大量泄漏有窒息性。
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,可就近配备灭火器。
灭火注意事项:对火场中的气瓶用大量水降温,防止爆炸,并迅速转移至安全空旷处。
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
作业人员防护措施、防护装备和处置程序:大量泄漏时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工作服。低温液体泄漏时应做好自身防护。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。切断气源,通风对流,稀释扩散。液氧氮泄漏时,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,保证现场通风。让泄漏氮自行挥发。泄漏容器不能再用,及时返回厂家维修。
环境保护措施:防止泄漏物进入受限空间。
泄漏化学品的收容、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:切断气源,抽排(室内)或强力通风(室外)。如有可能,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。液体泄漏设法关闭泄漏源,自行挥发,做好现场通风。
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预储存
操作处置注意事项:密闭操作,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。通风不足的情况下,应带适当的呼吸装置。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穿工作服,操作液体时要戴防护手套。避免高浓度吸入。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前应做氧含量分析,须有人监护。搬运时轻装轻卸,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。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使用后,气瓶余压不低于0.3MPa。
储存注意事项:粗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仓温不宜超过30℃.远离火种、热源。防止阳光直射。储区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监测方法:气相色谱法
工程控制:生产过程密闭,加强通风。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当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%时,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、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。
眼睛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。
皮肤和身体防护:穿一般作业工作服,液氮时做好个人防护。
手防护: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。操作液氮时戴长臂手套。
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
外观与性状:无色无臭气体,不燃烧。低温液化成无色液体。
熔点(℃):-209.8 相对密度(水=1):0.81
沸点(℃):-195.6 相对蒸汽密度(空气=1):0.97
饱和蒸汽压(KPa):1026.42(-173℃)
易燃性:不燃
溶解性:微溶于水和乙醇
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
稳定性:稳定
避免接触的条件:避免高热、明火、撞击。
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
吸入危害: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,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,引起缺氧窒息。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,患者最初感胸闷、气短、疲软无力;继而有烦躁不安、极度兴奋、乱跑、叫喊、神情恍惚、步态不稳,称之为“氮酩酊”,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。吸入高浓度,患者可迅速昏迷、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。
第十二部分 运输信息
包装方法:钢质无缝气瓶、液氮用低温液体容器
运输注意事项: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。钢瓶一般平放,并将瓶口朝同一方向,不可交叉,货车运输气瓶不得超过车厢栏板,并用三角木垫卡牢,防止滚动。运输时应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。槽车运输注意槽内压力不能超压。夏季应早晚运输,防止阳光暴晒。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、热源,公路运输要按规定路线行驶,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。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。